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 > 正文

监管快速放行新掌门!长江财险扭亏根基待筑牢 整改大刀需动真章

  • 科学
  • 2025-07-29 14:00:02
  • 41
摘要: 来源:机构之家 机构之家注意到,7月28日,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财险”)发布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

  来源:机构之家

  机构之家注意到,7月28日,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财险”)发布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已核准张龙担任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其从4月提名到获批仅三个多月,效率颇高,暗含监管对这家地方险企加速发展的迫切期待。

  来源:公司官网

  新董事长张龙接手的是一艘刚刚驶出亏损暗礁的航船。不过,2024年虽实现历史性扭亏,但303万元的净利润堪称杯水车薪,而2025年一季度重现的亏损阴云,更预示着这场转型远未到庆功之时。当同业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刚发布整改报告的长江财险仍在补市场化改革的必修课,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容不得新帅有太多适应期。

  延续省委调派传统,薪酬或难言丰厚

  公开资料显示,张龙,这位1976年出生的新掌门拥有经济学硕士背景,职业生涯横跨财政系统、金融监管和省属国企——曾任湖北省再担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宏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此前担任湖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与其他前任相比,张龙是近年来长江财险历任董事长中唯一兼具金融监管背景的掌舵者,这一经历或有助于其更好地把握监管导向,推动公司合规经营。

  图中人物系 张龙

  其实,长江财险的历任董事长均带有鲜明的“政府背景”。梳理公开资料可见,2011年上任的首任董事长李亚华曾任咸宁市委常委、副市长;2014年接任的杨晓波曾任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2020年上任的叶战平曾任湖北省国资委副主任;2024年接棒的赵红兵则来自湖北省财政厅,历任副厅长等职。最新上任的张龙同样延续这一模式。

  这种“财政官员治企”的传统,在地方国资险企中并不鲜见。其优势在于能高效对接政府资源,在业务拓展和政策支持上获得便利。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缺乏保险专业背景的掌舵者往往难以为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长江财险过去十余年未能形成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与其管理层频繁更迭、专业积淀不足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新任董事长的薪酬或难言丰厚。公司年报显示,长江财险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按《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及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确定,职业经理人薪酬依据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议案执行,高管薪酬与年度及任期经营目标考核挂钩。

  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的2023年数据,其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普遍维持在60万元左右,原董事长叶战平与其余党委成员的薪酬差距仅数万元,而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4.68万元/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职业经理人薪酬透明度方面,长江财险存在明显的披露缺失。无论是年度报告还是偿付能力报告,均未披露包括总经理在内的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数据。

  来源:公司官网

  新帅首要任务:巩固来之不易的扭亏成果

  业绩方面,2011-2023年间,长江财险累计亏损达11.83亿元,其中2016-2023年连续八年录得亏损。尤其2021年,保费收入萎缩至5.68亿元,同期亏损高达2.66亿元,创历史峰值。这段至暗时刻暴露出公司市场化程度不足、风险管控薄弱等顽疾交织。

监管快速放行新掌门!长江财险扭亏根基待筑牢 整改大刀需动真章

  在叶战平主政的2020-2024年间,这家地方险企经历了一场艰难的“止血战”。2022年保费回升至8.18亿元,2023年增至9.54亿元,2024年更是突破13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36.6%。更关键的是,2024年公司实现微利303万元,终结了长达8年的亏损周期。

  这一“逆袭”背后,是业务结构的深度调整。叶战平任内,车险占比从2020年的78.6%锐减至2024年的37.6%,健康险、农险等非车业务增速迅猛。这一系列数据似乎印证了前任董事长叶战平主政时期的战略成效——其2020年临危受命后推行的“三年规划”,通过业务结构转型和成本管控,硬生生将综合成本率从125.5%压降至109%。

  然而,这种向好态势能否持续仍存疑问。仔细观察可发现,长江财险的转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资源而非市场竞争力。例如,其农险业务的快速扩张,成为湖北省巨灾保险首席承保人、参与武汉“福汉康”普惠金融项目等,与湖北省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这种“政保业务”虽能在短期内做大规模,但长期来看可能弱化企业的市场化经营能力。

  摆在张龙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来之不易的扭亏成果。虽然2024年实现微利,但303.21万元的净利润对于注册资本27.97亿元的长江财险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更严峻的是,这种盈利极其脆弱——承保端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且一季度再度陷入亏损境地。如何在保持保费增长的同时提升承保质量,将成为考验新管理层的关键。 https://www.cqhill.com

  巡视整改后:制度完善易,建立市场机制难

  7月上旬,长江财险官网曾短暂挂出《关于十二届省委第六轮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18页文件提及169项整改任务,直指党建薄弱、风险失控等沉疴。然而,这份“全本”通报很快被撤下,近期公布的删减后版本隐去了诸多信息,仅保留框架性表述。此举或是公司“谨慎权衡”的结果——既需回应省委巡视压力,又须避免过度暴露治理漏洞。

  在人事领域,长江财险试图打破“行政任命”传统。新修订的《招聘管理办法》明确中层干部选聘须经公开竞聘,畅通干部员工职级晋升通道;薪酬分配向利润创造部门倾斜,同步完善薪酬与职级体系,推行《三年发展规划》与《扭亏为盈激励方案》,将绩效考核与利润指标深度绑定,组织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签订“业绩承诺书”制度。

  风险与合规条线的专业化补强是另一关键动作。公司为风险管理与合规法务部配置8人专职编制,要求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专岗专职,并在省级分公司设立独立合规部门。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纪委书记分工调整——不再分管健康险业务,回归监督主业。这一“监督归位”的设计,旨在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治理冲突。

  以上措施只是冰山一角,整改还涉及到诸多方面,此次长江财险在制度建设上可谓是不遗余力,但完善治理只是改革的序章。回归经营本质,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如何平衡政策性使命与商业诉求、解决行政任命高管与市场化经营需求之间的能力错配,以及弥合有限资源与战略野心之间的现实落差。这些矛盾才是决定其未来的关键。

  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重新发现本土价值。作为扎根湖北的法人机构,长江财险对省内7128万亩耕地的农险潜力开发不足,对长江航运40亿吨年货运量的保险需求响应迟缓,对“中国光谷”的科技产业集群服务缺位,这种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尴尬局面亟待打破。聚焦区域特色、深耕细分领域,或许才是差异化突围的可行路径,但这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行政主导的经营思维,重塑市场驱动的运营逻辑,这考验着新任董事长张龙领导智慧。

发表评论